【波蘭歷史和文化探索】走進東歐戰火遺城

波蘭天氣預告

06/26
clear sky
29.1℃
29.2℃
06/27
few clouds
19.4℃
30℃
06/28
broken clouds
18.8℃
32.8℃
06/29
light rain
18.7℃
29.7℃
06/30
overcast clouds
21.1℃
34.2℃

分享文章至:

波蘭
由Joe Chiu提供
2024年5月27日

走進東歐戰火遺城

猶記得中學時期,世界歷史是我喜愛的科目之一。當課程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老師再三提及一個國家,並強調其重要的地位,直至冷戰時期仍舉足輕重,說的就是東歐大國——波蘭。有別於其他東歐國家如奧地利捷克匈牙利等,波蘭的旅遊資源略遜一籌,亦不是所有旅行團必到之地。當中最為人熟悉首選兩個地方,首都華沙以及位於集中營附近、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

 

華沙是二戰期間重要的戰場,可謂兵家必爭之地,所以在戰爭中幾乎被夷為平地,加上上世紀先後被納粹及蘇聯共產主義統治,發展停滯不前。 猶幸九十年代初鐵幕逐漸瓦解,波蘭終於可以重整旗鼓,大部分的歷史建築得以徹底重建。此舉造成現時華沙市內混合了歷史和現代的建築風格,反映了城市和國家動蕩的過去。

 

十月是波蘭最佳旅遊季節,金黃秋葉隨處可見,特別浪漫醉人

 

要數波蘭必到景點,相信人們十居其九會先選擇位於波蘭南部、克拉科夫西南六十公裡的奧斯威辛集中營。二戰期間納粹德軍下令建造集中營,透過滅絕營實行有系統的猶太人大屠殺行動,估計約有一百一十萬人在集中營被殺,被喻為人類其中一段最黑暗的歷史。集中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,警惕後世戰爭的可怕,種族仇恨的惡果。雖然我曾參觀不少集中營或刑場,例如柬埔寨萬人塚、越南古芝地道等,但論規模及世界歷史地位,絕對遠遠不及波蘭集中營。溫馨提示,參觀集中營前請做好心理准備,以防晚上失眠。

 

除戰爭歷史外,波蘭的文化歷史亦同樣影響全球。蕭邦博物館就是華沙著名的地標之一。博物館內不但以互動形式敍述蕭邦的生平,更保存了其生前所用的鋼琴,以及音樂創作原稿和跟家人來往的書信等。除參觀博物館,華沙舊城區內大大小小的樂廳每天舉行蕭邦音樂會,以紀念這位至今仍為世人津津樂道的音樂偉人。

 

到訪波蘭,我認為必須有一位熟悉當地歷史文化,風土人情的導游。因為波蘭或許缺乏摩天大樓、奢華皇宮等震撼眼球的打卡點,但每個景點背後的故事,才是最值得到此一游的原因。走訪一系列著名景點後,亦非常建議預留半天至一整天時間,乘坐電車漫游華沙,放慢腳步感受這個歷史文化氣息濃厚的古城。當地亦推出“電車全日通”,而且政府力推電車為主要交通工具,因此電車網絡完善,貫穿新舊城區。要體驗當地人日常生活,電車游絕對是不可或缺。

 

建議隨心乘坐電車漫游城市,發掘自己最喜愛的華沙景點

回到頁首